四川沱牌舍得酒業股份有限公司財務報表附注
(本財務報表附注除特別注明外,均以人民幣元列示)
一 、 公司的基本情況
1.公司概況
四川沱牌舍得酒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本公司、公司)原企業為四川省射洪沱
牌曲酒廠,是建國初期建立的地方國有釀酒企業。1988 年 10 月,該廠主導產品沱牌曲酒
被評為中國名酒。該廠 1990 年被評為國家大型企業,1993 年列入全國 500 強最佳經濟效
益工業企業之一。1993 年 3 月 3 日,四川省股份制試點聯審小組[川股審(1993)4 號]批
準四川省射洪沱牌曲酒廠部分改制,與中國工商銀行四川省分行總府支行等共同發起設
立 四 川 沱 牌 實 業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 1993 年 7 月 28 日 成 立 , 成 立 時 的 注 冊 資 本 為
109,650,000.00 元,其中射洪沱牌曲酒廠以經評估確認的經營性凈資產 70,920,000.00 元投
入,為國有法人股,另 3 戶企業及其他法人均以現金認購股份共 16,800,000.00 元,內部
職工以現金認購 21,930,000.00 元。1996 年 5 月,中國證監會[證監發審字(1996)38 號]
批準本公司向社會公開發行人民幣普通股 3,300 萬股(其中內部職工股 1,096 萬股占額度
上市流通),股本總額由 109,650,000.00 元增至 131,690,000.00 元。
1996 年 11 月 15 日,公司第 5 次股東大會決議將公司名稱由四川沱牌實業股份有限
公司變更為四川沱牌曲酒股份有限公司,并決議以資本公積金向全體股東每 10 股轉增
10 股,股本總額增至 263,380,000.00 元,1996 年 11 月在四川省射洪縣工商行政管理局辦
理了變更登記手續。公司 1998 年第 7 次股東大會決議并經中國證監會 [ 證監上字
(1998)66 號]批準,以 1997 期末總股本為基數按 10:3 向全體股東配售股份,股本總
額增至 298,272,400.00 元,于 1998 年 8 月 7 日在四川省射洪縣工商行政管理局辦理了變
更登記手續。2000 年 4 月 6 日,公司 1999 年度股東大會審議通過了“2000 年增資配股
方案”,以 1999 年期末總股本 298,272,400 股為基數按 10:3 向全體股東配售股份,共
計應配售 89,481,720 股。國有法人股股東四川沱牌舍得集團有限公司(原名稱為四川沱
牌集團有限公司,于 2011 年 6 月更名為現名稱,以下簡稱沱牌舍得集團公司)應配
45,105,120 股,經財政部[財管字(2000)42 號]批準以現金認購其應配股份的 10.49%即
4,731,000 股,其余 89.51%放棄認購;其他法人股股東應配 10,080,000 股,全部放棄認
購;社會公眾股股東應配 34,296,600 股,按承銷協議由承銷商包銷。此方案經中國證監
會[證監公司字(2000)145 號]批準實施。2000 年 11 月 13 日此次配股完成后,公司股本
總額增至 337,300,000.00 元,2000 年 11 月 17 日在四川省遂寧工商行政管理局射洪分局
辦理了變更登記手續。
2006 年 3 月,本公司進行股權分置改革,由原非流通股股東提出股權分置改革方
案,即原非流通股股東向流通股股東支付對價,流通股股東每 10 股獲送 3.9 股的股份,
原非流通股獲得上市流通的權利,成為有限售條件的流通股。股權分置改革方案分別于
2006 年 3 月 9 日經四川省政府國資委[川國資產權(2006)69 號]批復同意和 2006 年 3 月
20 日本公司 2006 年第 1 次臨時股東大會審議通過。
2009 年 4 月 9 日,根據公司股權分置改革承諾,公司有限售條件的股份 96,697,591
股 上市流通,公司總股本不變,股份結構發生變化,此次上市流通后公司無限售股份
337,300,000 股,占股份總數的 100.00%。
經公司 2010 年度股東大會審議通過,四川省工商行政管理局核準,2011 年 6 月 27
日,公司名稱由四川沱牌曲酒股份有限公司變更為現名。
截 止 2014 年 12 月 31 日,本公司總股本為 337,300,000 股,無限售條件股份為
337,300,000 股,占總股本的 100.00%。
公司目前的企業法人營業執照注冊號碼為510000000049955,法定代表人為李家順。
經營范圍是:糧食收購,沱牌系列酒及純凈水生產、銷售,危險貨物運輸(三類)、普
通貨運(以上項目經營期限以許可證為準),(以下項目不含前置許可項目,后置許可
項目憑許可證或審批文件經營)進出口業務,商品批發與零售;技術推廣服務、商務服
務業、專業技術服務業。
截止2014年12月31日,本公司前十大股東的累計出資額和出資比例如下:
股東名稱 金額(萬元) 比例
四川沱牌舍得集團有限公司 10,069.58 29.85%
四川省射洪廣廈房地產開發公司 1,177.78 3.49%
新華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分紅-團體分紅-018L-FH001 滬 931.38 2.76%
中國建設銀行-銀華富裕主題股票型證券投資基金 633.89 1.88%
中國工商銀行-建信優化配置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 623.25 1.85%
四川省射洪順發貿易公司 401.83 1.19%
廣發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客戶信用交易擔保證券賬戶 396.71 1.18%
中國建設銀行-銀華-道瓊斯 88 精選證券投資基金 350.00 1.04%
華西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客戶信用交易擔保證券賬戶 333.56 0.99%
國信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客戶信用交易擔保證券賬戶 297.58 0.88%
其他社會公眾股 18,514.46 54.89%
合計 33,730.00 100.00%
2. 企業注冊地、組織形式和總部地址
企業注冊地 組織形式 總部地址
四川省射洪縣沱牌鎮沱牌大道 999 號 上市股份公司 四川省射洪縣沱牌鎮沱牌大道 999 號
3. 企業的業務性質和主要經營活動
業務性質 主要經營活動
糧 食收購;白酒、其他酒(配制酒)及純凈水生產、銷售;危險貨物運輸
生 產、銷售沱牌系列酒及 (3 類),普通貨運(以上項目經營期限以許可證為準);(以下項目不含
純凈水,技術服務等 前置許可項目,后置許可項目憑許可證或審批文件經營)進出口業務,商品
批發與零售;技術推廣服務;商務服務業;專業技術服務業
4.本公司實際控制人
本公司控股股東為沱牌舍得集團公司,最終控制人為射洪縣人民政府。
二 、 合并財務報表范圍
本 公司合并財務報表范圍包括四川舍得酒業有限公司、四川沱牌舍得供銷有限公
司、四川太平洋藥業有限責任公司 3 家子公司。與上年相比,本年無增減子公司的情
況。
詳見本附注“七、合并范圍的變化” 及本附注“八、在其他主體中的權益”相關內
容。
三 、 財務報表的編制基礎
(1)編制基礎
本公司財務報表以持續經營為基礎,根據實際發生的交易和事項,按照財政部頒布
的《企業會計準則》及相關規定,并基于本附注“四、重要會計政策及會計估計”所述
會計政策和會計估計編制。
四 、 重要會計政策及會計估計
1. 遵循企業會計準則的聲明
本公司編制的財務報表符合企業會計準則的要求,真實、完整地反映了本公司及本
公司的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等有關信息。
2. 會計期間
本公司的會計期間為公歷 1 月 1 日至 12 月 31 日。
3. 營業周期
公司營業周期為 12 個月,并以營業周期作為資產和負債的流動性劃分標準。
4. 記賬本位幣
本公司以人民幣為記賬本位幣。
5. 記賬基礎和計價原則
本公司會計核算以權責發生制為記賬基礎,除交易性金融資產、可供出售金融資產
等以公允價值計量外,以歷史成本為計價原則。
6. 同一控制下和非同一控制下企業合并的會計處理方法
本公司作為合并方,在同一控制下企業合并中取得的資產和負債,在合并日按被合
并方在最終控制方合并報表中的賬面價值計量。取得的凈資產賬面價值與支付的合并對
價賬面價值的差額,調整資本公積;資本公積不足沖減的,調整留存收益。
在非同一控制下企業合并中取得的被購買方可辨認資產、負債及或有負債在收購日
以公允價值計量。合并成本為本公司在購買日為取得對被購買方的控制權而支付的現金
或非現金資產、發行或承擔的負債、發行的權益性證券等的公允價值以及在企業合并中
發生的各項直接相關費用之和(通過多次交易分步實現的企業合并,其合并成本為每一
單項交易的成本之和)。合并成本大于合并中取得的被購買方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份
額的差額,確認為商譽;合并成本小于合并中取得的被購買方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份
額的,首先對合并中取得的各項可辨認資產、負債及或有負債的公允價值、以及合并對
價的非現金資產或發行的權益性證券等的公允價值進行復核,經復核后,合并成本仍小
于合并中取得的被購買方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份額的,將其差額計入合并當期營業外
收入。
7. 合并財務報表的編制方法
本公司將所有控制的子公司及結構化主體納入合并財務報表范圍。
在編制合并財務報表時,子公司與本公司采用的會計政策或會計期間不一致的,按
照本公司的會計政策或會計期間對子公司財務報表進行必要的調整。
合并范圍內的所有重大內部交易、往來余額及未實現利潤在合并報表編制時予以抵
銷。子公司的所有者權益中不屬于母公司的份額以及當期凈損益、其他綜合收益及綜合
收益總額中屬于少數股東權益的份額,分別在合并財務報表“少數股東權益、少數股東
損益、歸屬于少數股東的其他綜合收益及歸屬于少數股東的綜合收益總額”項目列示。
對于同一控制下企業合并取得的子公司,其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自合并當期期初納
入合并財務報表。編制比較合并財務報表時,對上年財務報表的相關項目進行調整,視
同合并后形成的報告主體自最終控制方開始控制時點起一直存在。
通過多次交易分步取得同一控制下被投資單位的股權,最終形成企業合并,編制合
并報表時,視同在最終控制方開始控制時即以目前的狀態存在進行調整,在編制比較報
表時,以不早于本公司和被合并方同處于最終控制方的控制之下的時點為限,將被合并
方的有關資產、負債并入本公司合并財務報表的比較報表中,并將合并而增加的凈資產
在比較報表中調整所有者權益項下的相關項目。為避免對被合并方凈資產的價值進行重
復計算,本公司在達到合并之前持有的長期股權投資,在取得原股權之日與本公司和被
合并方處于同一方最終控制之日孰晚日起至合并日之間已確認有關損益、其他綜合收益
和其他凈資產變動,應分別沖減比較報表期間的期初留存收益和當期損益。
對于非同一控制下企業合并取得子公司,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自本公司取得控制權
之日起納入合并財務報表。在編制合并財務報表時,以購買日確定的各項可辨認資產、
負債及或有負債的公允價值為基礎對子公司的財務報表進行調整。
通過多次交易分步取得非同一控制下被投資單位的股權,最終形成企業合并,編制
合并報表時,對于購買日之前持有的被購買方的股權,按照該股權在購買日的公允價值
進行重新計量,公允價值與其賬面價值的差額計入當期投資收益;與其相關的購買日之
前持有的被購買方的股權涉及權益法核算下的其他綜合收益以及除凈損益、其他綜合收
益和利潤分配外的其他所有者權益變動,在購買日所屬當期轉為投資損益,由于被投資
方重新計量設定受益計劃凈負債或凈資產變動而產生的其他綜合收益除外糖心vlog。
本公司在不喪失控制權的情況下部分處置對子公司的長期股權投資,在合并財務報
表中,處置價款與處置長期股權投資相對應享有子公司自購買日或合并日開始持續計算
的凈資產份額之間的差額,調整資本溢價或股本溢價,資本公積不足沖減的,調整留存
收益。
本公司因處置部分股權投資等原因喪失了對被投資方的控制權的,在編制合并財務
報表時,對于剩余股權,按照其在喪失控制權日的公允價值進行重新計量。處置股權取
得的對價與剩余股權公允價值之和,減去按原持股比例計算應享有原有子公司自購買日
或合并日開始持續計算的凈資產的份額之間的差額,計入喪失控制權當期的投資損益,
同時沖減商譽。與原有子公司股權投資相關的其他綜合收益等,在喪失控制權時轉為當
期投資損益 。
本公司通過多次交易分步處置對子公司股權投資直至喪失控制權的,如果處置對子
公司股權投資直至喪失控制權的各項交易屬于一攬子交易的,應當將各項交易作為一項
處置子公司并喪失控制權的交易進行會計處理;但是,在喪失控制權之前每一次處置價
款與處置投資對應的享有該子公司凈資產份額的差額,在合并財務報表中確認為其他綜
合收益,在喪失控制權時一并轉入喪失控制權當期的投資損益。
8. 合營安排分類及共同經營會計處理方法
本公司的合營安排包括共同經營和合營企業。對于共同經營項目,本公司作為共同經
營中的合營方確認單獨持有的資產和承擔的負債,以及按份額確認持有的資產和承擔的
負債,根據相關約定單獨或按份額確認相關的收入和費用。與共同經營發生購買、銷售
不構成業務的資產交易的,僅確認因該交易產生的損益中歸屬于共同經營其他參與方的
部分。
9. 現金及現金等價物
本公司現金流量表之現金指庫存現金以及可以隨時用于支付的存款。現金流量表之
現金等價物指持有期限短(一般是指從購買日起三個月內到期)、流動性強、易于轉換
為已知金額現金、價值變動風險很小的投資。
10. 外幣業務和外幣財務報表折算
(1) 外幣交易
本公司外幣交易按交易發生日的即期匯率將外幣金額折算為人民幣金額。于資產負
債表日,外幣貨幣性項目采用資產負債表日的即期匯率折算為人民幣,所產生的折算差
額除了為購建或生產符合資本化條件的資產而借入的外幣專門借款產生的匯兌差額按資
本化的原則處理外,直接計入當期損益。以公允價值計量的外幣非貨幣性項目,采用公
允價值確定日的即期匯率折算為人民幣,所產生的折算差額,作為公允價值變動直接計
入 當期損益。以歷史成本計量的外幣非貨幣性項目,仍采用交易發生日的即期匯率折
算,不改變其人民幣金額。
(2) 外幣財務報表的折算
外幣資產負債表中資產、負債類項目采用資產負債表日的即期匯率折算;所有者權
益類項目除“未分配利潤”外,均按業務發生時的即期匯率折算;利潤表中的收入與費用項
目,采用交易發生日的即期匯率折算。上述折算產生的外幣報表折算差額,在所有者權
益項目下單獨列示。外幣現金流量采用現金流量發生日的即期匯率折算。匯率變動對現
金的影響額,在現金流量表中單獨列示。
11. 金融資產和金融負債
本公司成為金融工具合同的一方時確認一項金融資產或金融負債。
(1) 金融資產
1) 金融資產分類、確認依據和計量方法
本公司按投資目的和經濟實質對擁有的金融資產分類為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
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資產、持有至到期投資、應收款項及可供出售金融資產。
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資產,包括交易性金融資產和在初始
確認時指定為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資產。本公司將滿足下列條
件之一的金融資產歸類為交易性金融資產:取得該金融資產的目的是為了在短期內出
售;屬于進行集中管理的可辨認金融工具組合的一部分,且有客觀證據表明公司近期采
用短期獲利方式對該組合進行管理;屬于衍生工具,但是,被指定且為有效套期工具的
衍生工具、屬于財務擔保合同的衍生工具、與在活躍市場中沒有報價且其公允價值不能
可靠計量的權益工具投資掛鉤并須通過交付該權益工具結算的衍生工具除外。本公司將
只有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金融工具,才可在初始確認時指定為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
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資產:該指定可以消除或明顯減少由于該金融工具的計量基礎不同
所導致的相關利得或損失在確認或計量方面不一致的情況;公司風險管理或投資策略的
正式書面文件已載明,該金融工具組合以公允價值為基礎進行管理、評價并向關鍵管理
人員報告;包含一項或多項嵌入衍生工具的混合工具,除非嵌入衍生工具對混合工具的
現金流量沒有重大改變,或所嵌入的衍生工具明顯不應當從相關混合工具中分拆;包含
需要分拆但無法在取得時或后續的資產負債表日對其進行單獨計量的嵌入衍生工具的混
合工具。
持有至到期投資,是指到期日固定、回收金額固定或可確定,且本公司有明確意圖
和能力持有至到期的非衍生金融資產。持有至到期投資采用實際利率法,按照攤余成本
進行后續計量,其攤銷或減值以及終止確認產生的利得或損失,均計入當期損益。
應 收款項,是指在活躍市場中沒有報價,回收金額固定或可確定的非衍生金融資
產。采用實際利率法,按照攤余成本進行后續計量,其攤銷或減值以及終止確認產生的
利得或損失,均計入當期損益。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是指初始確認時即被指定為可供出售的非衍生金融資產,以及
未被劃分為其他類的金融資產。這類資產中,在活躍市場中沒有報價且其公允價值不能
可靠計量的權益工具投資以及與該權益工具掛鉤并須通過交付該權益工具結算的衍生金
融資產,按成本進行后續計量;其他存在活躍市場報價或雖沒有活躍市場報價但公允價
值能夠可靠計量的,按公允價值計量,公允價值變動計入其他綜合收益。對于此類金融
資產采用公允價值進行后續計量,除減值損失及外幣貨幣性金融資產形成的匯兌損益
外,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直接計入股東權益,待該金融資產終止確認時,原
直接計入權益的公允價值變動累計額轉入當期損益。可供出售債務工具投資在持有期間
按實際利率法計算的利息,以及被投資單位宣告發放的與可供出售權益工具投資相關的
現金股利,作為投資收益計入當期損益。對于在活躍市場中沒有報價且其公允價值不能
可靠計量的權益工具投資,按成本計量。
2) 金融資產轉移的確認依據和計量方法
金融資產滿足下列條件之一的,予以終止確認:①收取該金融資產現金流量的合同
權利終止;②該金融資產已轉移,且本公司將金融資產所有權上幾乎所有的風險和報酬
轉移給轉入方; ③該金融資產已轉移,雖然本公司既沒有轉移也沒有保留金融資產所有
權上幾乎所有的風險和報酬,但是放棄了對該金融資產控制。
公司既沒有轉移也沒有保留金融資產所有權上幾乎所有的風險和報酬,且未放棄對
該金融資產控制的,則按照其繼續涉入所轉移金融資產的程度確認有關金融資產,并相
應確認有關負債。
金融資產整體轉移滿足終止確認條件的,將所轉移金融資產的賬面價值,與因轉移
而收到的對價及原計入其他綜合收益的公允價值變動累計額之和的差額計入當期損益。
金融資產部分轉移滿足終止確認條件的,將所轉移金融資產整體的賬面價值,在終
止確認部分和未終止確認部分之間,按照各自的相對公允價值進行分攤,并將因轉移而
收到的對價及應分攤至終止確認部分的原計入其他綜合收益的公允價值變動累計額之
和,與分攤的前述賬面金額的差額計入當期損益。
3) 金融資產減值的測試方法及會計處理方法
以攤余成本計量的金融資產發生減值時,按預計未來現金流量(不包括尚未發生的未
來信用損失)現值低于賬面價值的差額,計提減值準備。如果有客觀證據表明該金融資產
價值已恢復,且客觀上與確認該損失后發生的事項有關,原確認的減值損失予以轉回,
計入當期損益。
當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發生減值,原直接計入所有者權益的因公允價值下降形成的累
計損失予以轉出并計入減值損失。對已確認減值損失的可供出售債務工具投資,在期后
公允價值上升且客觀上與確認原減值損失后發生的事項有關的,原確認的減值損失予以
轉回并計入當期損益。對已確認減值損失的可供出售權益工具投資,期后公允價值上升
直接計入所有者權益。
(2) 金融負債
1) 金融負債分類、確認依據和計量方法
本公司的金融負債于初始確認時分類為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
融負債和其他金融負債。
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負債,包括交易性金融負債和初始確
認時指定為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負債。按照公允價值進行后續
計量,公允價值變動形成的利得或損失以及與該金融負債相關的股利和利息支出計入當
期損益。
其他金融負債,采用實際利率法,按照攤余成本進行后續計量。
2) 金融負債終止確認條件
當金融負債的現時義務全部或部分已經解除時,終止確認該金融負債或義務已解除
的部分。公司與債權人之間簽訂協議,以承擔新金融負債方式替換現存金融負債,且新
金融負債與現存金融負債的合同條款實質上不同的,終止確認現存金融負債,并同時確
認新金融負債。公司對現存金融負債全部或部分的合同條款作出實質性修改的,終止確
認現存金融負債或其一部分,同時將修改條款后的金融負債確認為一項新金融負債。終
止確認部分的賬面價值與支付的對價之間的差額,計入當期損益。
(3) 金融資產和金融負債的公允價值確定方法
本 公司以主要市場的價格計量金融資產和金融負債的公允價值,不存在主要市場
的,以最有利市場的價格計量金融資產和金融負債的公允價值,并且采用當時適用并且
有足夠可利用數據和其他信息支持的估值技術。公允價值計量所使用的輸入值分為三個
層次,即第一層次輸入值是計量日能夠取得的相同資產或負債在活躍市場上未經調整的
報價;第二層次輸入值是除第一層次輸入值外相關資產或負債直接或間接可觀察的輸入
值;第三層次輸入值是相關資產或負債的不可觀察輸入值。本公司優先使用第一層次輸
入值,最后再使用第三層次輸入值,公允價值計量結果所屬的層次,由對公允價值計量
整體而言具有重大意義的輸入值所屬的最低層次決定。
12. 應收款項壞賬準備
壞 賬的確認標準為:①因債務人撤銷、破產或死亡、資不抵債、現金流量嚴重不
足、發生嚴重自然災害等導致停產而在可預見的時間內無法償付債務,以其破產財產或
遺產清償后仍無法收回的應收款項;②因債務人逾期未履行其清償義務,且具有明顯特
征表明無法收回的應收款項。
對可能發生的壞賬損失采用備抵法核算,期末單獨或按組合進行減值測試,計提壞
賬準備,計入當期損益。對有確鑿證據表明確實無法收回的應收款項,根據本公司管理
權限,經股東大會或董事會批準作為壞賬損失,沖銷提取的壞賬準備。
本 公司將單項金額超過 100 萬元的應收款項視為重大應收款項,單獨進行減值測
試,根據其未來現金流量現值低于其賬面價值的差額,計提壞賬準備。
對于單項金額非重大的應收款項,本公司對其進行分析,若有單項計提壞賬準備的
應收款項,根據其未來現金流量現值低于其賬面價值的差額,計提壞賬準備。本公司將
不需單項計提壞賬準備的應收款項與經單獨測試后未減值的應收款項一起按信用風險特
征劃分為若干組合,根據以前年度與之相同或相類似的、具有類似信用風險特征的應收
款項組合的實際損失率為基礎,結合現時情況確定本期度各項組合計提壞賬準備的比
例,據此計算本期度應計提的壞賬準備。
本公司以賬齡劃分組合,以賬齡分析法計提壞賬準備,其比例如下:
賬齡 應收賬款計提比例
1 年以內(含 1 年) 5%
1-2 年 10%
2 -3 年 30%
3 年以上 60%
根據對子公司實際生產經營、財務狀況、經營成果的分析,相互之間的債權不存在
壞賬損失,因此不計提壞賬準備。
13. 存貨
產品成本計算對象為沱牌曲酒及其系列產品,生產費用包括原材料(紅糧、大米、
小麥等)、輔料(曲藥、谷殼等)、燃料、動力、工資及福利、折舊等;分為直接材
料、直接工資及制造費用三個成本項目,并按主要的散酒生產、儲存勾兌加工及包裝三
個生產步驟采用分步法計算產品生產成本。
公司存貨中需要儲存一年以上才能達到可使用或銷售狀態的基酒(散酒),將借款
費用資本化計入其成本。
存貨采用永續盤存制度,在報告期末、固定時間或日常生產經營當中,對存貨進行
定期或不定期地盤點或抽盤,對盤盈盤虧的存貨按照具體情況根據公司管理權限進行處
理。
在報告期末對存貨按賬面成本與可變現凈值孰低計價,按類別比較存貨的賬面成本
與可變現凈值,以可變現凈值低于賬面成本差額計提存貨跌價準備,確認為當期損益。
庫存商品、在產品和用于出售的材料等直接用于出售的商品存貨,其可變現凈值按該存
貨的估計售價減去估計的銷售費用和相關稅費后的金額確定;用于生產而持有的材料存
貨,其可變現凈值按所生產的產成品的估計售價減去至完工時估計將要發生的成本、估
計的銷售費用和相關稅費后的金額確定。
14. 長期股權投資
本公司長期股權投資主要是對子公司的投資、對聯營企業的投資和對合營企業的投
資。
本公司對共同控制的判斷依據是所有參與方或參與方組合集體控制該安排,并且該
安排相關活動的政策必須經過這些集體控制該安排的參與方一致同意。
本公司直接或通過子公司間接擁有被投資單位 20%(含)以上但低于 50%的表決權
時,通常認為對被投資單位具有重大影響。持有被投資單位 20%以下表決權的,還需要
綜合考慮在被投資單位的董事會或類似權力機構中派有代表、或參與被投資單位財務和
經營政策制定過程、或與被投資單位之間發生重要交易、或向被投資單位派出管理人
員、或向被投資單位提供關鍵技術資料等事實和情況判斷對被投資單位具有重大影響。
對被投資單位形成控制的,為本公司的子公司。通過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并取得的
長期股權投資,在合并日按照取得被合并方在最終控制方合并報表中凈資產的賬面價值
的份額作為長期股權投資的初始投資成本。被合并方在合并日的凈資產賬面價值為負數
的,長期股權投資成本按零確定。
通過多次交易分步取得同一控制下被投資單位的股權,最終形成企業合并,屬于一
攬子交易的,本公司將各項交易作為一項取得控制權的交易進行會計處理。不屬于一覽
交易的,在合并日,根據合并后享有被合并方凈資產在最終控制方合并財務報表中的賬
面價值的份額作為長期股權投資的的初始投資成本。初始投資成本與達到合并前的長期
股權投資賬面價值加上合并日進一步取得股份新支付對價的賬面價值之和的差額,調整
資本公積,資本公積不足沖減的,沖減留存收益。
通 過非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并取得的長期股權投資,以合并成本作為初始投資成
本。
通過多次交易分步取得非同一控制下被投資單位的股權,最終形成企業合并,屬于
一攬子交易的,本公司將各項交易作為一項取得控制權的交易進行會計處理。不屬于一
覽交易的,按照原持有的股權投資賬面價值加上新增投資成本之和,作為改按成本法核
算的初始投資成本。購買日之前持有的股權采用權益法核算的,原權益法核算的相關其
他綜合收益暫不做調整,在處置該項投資時采用與被投資單位直接處置相關資產或負債
相同的基礎進行會計處理。購買日之前持有的股權在可供出售金融資產中采用公允價值
核算的,原計入其他綜合收益的累計公允價值變動在合并日轉入當期投資損益。
除上述通過企業合并取得的長期股權投資外,以支付現金取得的長期股權投資,按
照實際支付的購買價款作為投資成本;以發行權益性證券取得的長期股權投資,按照發
行權益性證券的公允價值作為投資成本;投資者投入的長期股權投資,按照投資合同或
協議約定的價值作為投資成本。
本 公司對子公司投資采用成本法核算,對合營企業及聯營企業投資采用權益法核
算。
后續計量采用成本法核算的長期股權投資,在追加投資時,按照追加投資支付的成
本額公允價值及發生的相關交易費用增加長期股權投資成本的賬面價值。被投資單位宣
告分派的現金股利或利潤,按照應享有的金額確認為當期投資收益。
后續計量采用權益法核算的長期股權投資,隨著被他投資單位所有者權益的變動相
應調整增加或減少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價值。其中在確認應享有被投資單位凈損益的份
額時,以取得投資時被投資單位各項可辨認資產等的公允價值為基礎,按照本公司的會
計政策及會計期間,并抵銷與聯營企業及合營企業之間發生的內部交易損益按照持股比
例計算歸屬于投資企業的部分,對被投資單位的凈利潤進行調整后確認。
處置長期股權投資,其賬面價值與實際取得價款的差額,計入當期投資收益。采用
權益法核算的長期股權投資,因被投資單位除凈損益以外所有者權益的其他變動而計入
所有者權益的,處置該項投資時將原計入所有者權益的部分按相應比例轉入當期投資損
益。
因處置部分股權投資等原因喪失了對被投資單位的共同控制或重大影響的,處置后
的剩余股權改按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核算,剩余股權在喪失共同控制或重大影響之日的公
允價值與賬面價值之間的差額計入當期損益。原股權投資因采用權益法核算而確認的其
他綜合收益,在終止采用權益法核算時采用與被投資單位直接處置相關資產或負債相同
的基礎進行會計處理。
因處置部分長期股權投資喪失了對被投資單位控制的,處置后的剩余股權能夠對被
投資單位實施共同控制或施加重大影響的,改按權益法核算,處置股權賬面價值和處置
對價的差額計入投資收益,并對該剩余股權視同自取得時即采用權益法核算進行調整;
處置后的剩余股權不能對被投資單位實施共同控制或施加重大影響的,改按可供出售金
融資產的有關規定進行會計處理,處置股權賬面價值和處置對價的差額計入投資收益,
剩余股權在喪失控制之日的公允價值與賬面價值間的差額計入當期投資損益。
本公司對于分步處置股權至喪失控股權的各項交易不屬于一攬子交易的,對每一項
交易分別進行會計處理。屬于“一攬子交易”的,將各項交易作為一項處置子公司并喪
失控制權的交易進行會計處理,但是,在喪失控制權之前每一次交易處置價款與所處置
的股權對應的長期股權投資賬面價值之間的差額,確認為其他綜合收益,到喪失控制權
時再一并轉入喪失控制權的當期損益。
15. 投資性房地產
本公司投資性房地產包括已出租的土地使用權、持有并準備增值后轉讓的土地使用
權和已出租的房屋建筑物。
本公司投資性房地產按其成本作為入賬價值,外購投資性房地產的成本包括購買價
款、相關稅費和可直接歸屬于該資產的其他支出;自行建造投資性房地產的成本,由建
造該項資產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前所發生的必要支出構成。
投資性房產采用公允價值模式進行后續計量,不對投資性房地產計提折舊或進行攤
銷,以資產負債表日投資性房地產的公允價值為基礎調整其賬面價值,公允價值與原賬
面價值之間的差額計入當期損益。
當投資性房地產的用途改變為自用時,則自改變之日起,將該投資性房地產轉換為
固定資產或無形資產。自用房地產的用途改變為賺取租金或資本增值時,則自改變之日
起,將固定資產或無形資產轉換為投資性房地產。發生轉換時,以轉換前的賬面價值作
為轉換后的入賬價值。
當 投資性房地產被處置,或者永久退出使用且預計不能從其處置中取得經濟利益
時,終止確認該項投資性房地產。投資性房地產出售、轉讓、報廢或毀損的處置收入扣
除其賬面價值和相關稅費后的金額計入當期損益。
16. 固定資產
固定資產是指為生產商品、提供勞務、出租或經營管理而持有的,使用年限超過一
年,單位價值2,000元以上的有形資產,主要包括房屋、建筑物、機器、機械、運輸工具
以及其他與生產、經營有關的設備、器具、工具等。
固定資產以取得時的實際成本入賬,其中,外購的固定資產成本包括買價和進口關
稅等相關稅費,以及為使固定資產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前所發生的可直接歸屬于該資產
的其他支出;自行建造固定資產的成本,由建造該項資產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前所發生
的必要支出構成;投資者投入的固定資產,按投資合同或協議約定的價值作為入賬價
值,但合同或協議約定價值不公允的按公允價值入賬;融資租賃租入的固定資產,按租
賃開始日租賃資產公允價值與最低租賃付款額現值兩者中較低者作為入賬價值。
與固定資產有關的后續支出,包括修理支出、更新改造支出等,符合固定資產確認
條件的,計入固定資產成本,對于被替換的部分,終止確認其賬面價值;不符合固定資
產確認條件的,于發生時計入當期損益。
固 定資產從其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的次月起,采用直線法(年數平均法)提取折
舊。各類固定資產的估計殘值率、折舊年限和年折舊率如下:
序號 類別 折舊年限(年) 預計殘值率(%) 年折舊率(%)
1 房屋建筑物
其中:一般房屋 40 3 2.43
受腐蝕房屋 25 3 3.88
受強腐蝕房屋 15 3 6.47
簡易房 10 3 9.70
建筑物 25 3 3.88
2 機器設備 11 5 8.64
3 運輸設備 8 5 11.88
4 電子設備 5 5 19.00
5 其他設備 10 5 9.50
6 固定資產裝修 10 3 9.70
本公司于每年年度終了,對固定資產的預計使用壽命、預計凈殘值和折舊方法進行
復核,如發生改變,則作為會計估計變更處理。
當固定資產被處置、或者預期通過使用或處置不能產生經濟利益時,終止確認該固
定資產。固定資產出售、轉讓、報廢或毀損的處置收入扣除其賬面價值和相關稅費后的
金額計入當期損益。
17. 在建工程
在建工程按實際發生的成本計量。自營建筑工程按直接材料、直接工資、直接施工
費等計量;出包建筑工程按應支付的工程價款等計量;設備安裝工程按所安裝設備的價
值、安裝費用、工程試運轉等所發生的支出等確定工程成本。在建工程成本還包括應當
資本化的借款費用和匯兌損益。
在建工程在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之日起,根據工程預算、造價或工程實際成本等,
按估計的價值結轉固定資產,次月起開始計提折舊,待辦理了竣工決算手續后再對固定
資產原值差異進行調整。
報告期末,對在建工程是否存在減值跡象進行檢查,如存在減值跡象,應對在建工
程進行減值測試,并按測試結果對其計提在建工程減值準備。當存在下列一項或若干項
情況時,對在建工程進行減值測試并計提在建工程減值準備:
①長期停建并且預計在未來3年內不會重新開工的在建工程;
②所建項目無論在性能上,還是在技術上已經落后,并且給企業帶來的經濟利益具
有很大的不確定性;
③其他足以證明在建工程已經發生了減值的情形。
18. 借款費用
公司借款費用是銀行借款(包括專門借款和一般借款)利息、折價或溢價的攤銷、
輔助費用以及因外幣借款而發生的匯兌差額。可直接歸屬于符合資本化條件的資產的購
建或者生產的借款費用,在資產支出已經發生、借款費用已經發生、為使資產達到預定
可使用或可銷售狀態所必要的購建或生產活動已經開始時,開始資本化;當購建或生產
符合資本化條件的資產達到預定可使用或可銷售狀態時,停止資本化。其余借款費用在
發生當期確認為費用。
專門借款當期實際發生的利息費用,扣除尚未動用的借款資金存入銀行取得的利息
收入或進行暫時性投資取得的投資收益后的金額予以資本化;一般借款根據累計資產支
出超過專門借款部分的資產支出加權平均數乘以所占用一般借款的資本化率,確定資本
化金額。資本化率根據一般借款加權平均利率計算確定。本公司未專門借入款項的固定
資產在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前以及需要儲存一年以上才能達到可使用或銷售狀態的基酒
(散酒)發生的借款費用在開始資本化到停止資本化的會計期間(扣除暫停資本化期
間),按以下公式計算資本化金額:
資本化金額=年初至當期末止購建固定資產(或相關存貨)月平均占用額×資本化
率(年初至當期末止借款費用÷年初至當期末止相關資產月平均占用額)
記入有關固定資產的購建成本或存貨成本;除此以外的借款費用記入當期損益。
19. 無形資產
本公司無形資產主要是土地使用權,按取得時的實際成本計量,其中,購入的無形
資產,按實際支付的價款和相關的其他支出作為實際成本;投資者投入的無形資產,按
投資合同或協議約定的價值確定實際成本,但合同或協議約定價值不公允的,按公允價
值確定實際成本。
土地使用權從出讓起始日起,按其出讓年限平均攤銷;專利技術、非專利技術和其
他無形資產按預計使用年限、合同規定的受益年限和法律規定的有效年限三者中最短者
分期平均攤銷。攤銷金額按其受益對象計入相關資產成本和當期損益。
對使用壽命有限的無形資產的預計使用壽命及攤銷方法于每年年度終了進行復核,
如發生改變,則作為會計估計變更處理。在每個會計期間對使用壽命不確定的無形資產
的預計使用壽命進行復核,如有證據表明無形資產的使用壽命是有限的,則估計其使用
壽命并在預計使用壽命內攤銷。
在報告期末,對無形資產按照賬面價值與可收回金額孰低計量,對無形資產逐項進
行檢查,如果由于無形資產預計給企業帶來未來經濟利益的能力降低,導致無形資產預
計可收回金額低于其賬面價值的,則將可收回金額低于無形資產賬面價值的差額作為無
形資產減值準備。當存在下列一項或若干項情況時,按照該項無形資產可收回金額低于
其賬面價值的差額,計提無形資產減值準備:
①某項無形資產已被其他新技術等所替代,使其為企業創造經濟利益的能力受到重
大不利影響;
②某項無形資產的市價在當期大幅下跌,在剩余攤銷年限內預期不會恢復;
③某項無形資產已超過法律保護期限,但仍然具有部分使用價值;
④其他足以證明某項無形資產實質上已經發生了減值的情形。
20. 研究與開發
本公司的研究開發支出根據其性質以及研發活動最終形成無形資產是否具有較大不
確定性,分為研究階段支出和開發階段支出。研究階段的支出,于發生時計入當期損
益;開發階段的支出,同時滿足下列條件的,確認為無形資產:
(1)完成該無形資產以使其能夠使用或出售在技術上具有可行性;
(2)具有完成該無形資產并使用或出售的意圖;
(3)運用該無形資產生產的產品存在市場或無形資產自身存在市場;
(4)有足夠的技術、財務資源和其他資源支持,以完成該無形資產的開發,并有能
力使用或出售該無形資產;
(5)歸屬于該無形資產開發階段的支出能夠可靠地計量。
不滿足上述條件的開發階段的支出,于發生時計入當期損益。前期已計入損益的開
發支出在以后期間不再確認為資產。已資本化的開發階段的支出在資產負債表上列示為
開發支出,自該項目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之日起轉為無形資產列報。
21. 長期資產減值
本公司于每一資產負債表日對長期股權投資、采用成本模式計量的投資性房地產、
固定資產、在建工程、采用成本模式計量的生產性生物資產、油氣資產、使用壽命有限
的無形資產等項目進行檢查,當存在減值跡象時,本公司進行減值測試。對商譽和使用
壽命不確定的無形資產,無論是否存在減值跡象,每年末均進行減值測試。
減值測試后,若該資產的賬面價值超過其可收回金額,其差額確認為減值損失,上
述資產的減值損失一經確認,在以后會計期間不予轉回。
出現減值的跡象如下:
(1)資產的市價當期大幅度下跌,其跌幅明顯高于因時間的推移或者正常使用而預
計的下跌;
(2)企業經營所處的經濟、技術或者法律等環境以及資產所處的市場在當期或者將
在近期發生重大變化,從而對企業產生不利影響;
(3)市場利率或者其他市場投資報酬率在當期已經提高,從而影響企業計算資產預
計未來現金流量現值的折現率,導致資產可收回金額大幅度降低;
(4)有證據表明資產已經陳舊過時或者其實體已經損壞;
(5)資產已經或者將被閑置、終止使用或者計劃提前處置;
(6)企業內部報告的證據表明資產的經濟績效已經低于或者將低于預期,如資產所
創 造的凈現金流量或者實現的營業利潤(或者虧損)遠遠低于(或者高于)預計金額
等;
(7)其他表明資產可能已經發生減值的跡象。
22. 長期待攤費用
本公司的長期待攤費用是指已經支出,但應由當期及以后各期承擔的攤銷期限在 1
年以上(不含 1 年)的釀酒生態園綠化費用等,該等費用在受益期內平均攤銷。如果長期
待攤費用項目不能使以后會計期間受益,則將尚未攤銷的該項目的攤余價值全部轉入當
期損益。
23. 職工薪酬
本公司職工薪酬包括短期薪酬、離職后福利、辭退福利和其他長期福利。
短期薪酬主要包括職工工資等,在職工提供服務的會計期間,將實際發生的短期薪
酬確認為負債,并按照受益對象計入當期損益或相關資產成本。
職工薪酬,是指企業為獲得職工提供的服務或解除勞動關系而給予的各種形式的報
酬或補償。本公司職工薪酬包括短期薪酬、離職后福利、辭退福利和其他長期職工福
利。公司提供給職工配偶、子女、受贍養人、已故員工遺屬及其他受益人等的福利,也
屬于職工薪酬。
短期薪酬,是指企業在職工提供相關服務的年度報告期間結束后十二個月內需要全
部予以支付的職工薪酬,因解除與職工的勞動關系給予的補償除外。短期薪酬具體包
括:職工工資、獎金、津貼和補貼,職工福利費,醫療保險費、工傷保險費和生育保險
費等社會保險費,住房公積金,工會經費和職工教育經費,短期帶薪缺勤,短期利潤分
享計劃,非貨幣性福利以及其他短期薪酬。本公司在在職工提供服務的會計期間,將實
際發生的短期薪酬確認為負債,并計入當期損益或者相關資產成本。
在職工勞動合同到期之前解除與職工的勞動關系,或者為鼓勵職工自愿接受裁減而
提出給予補償的建議,在公司不能單方面撤回因解除勞動關系計劃或裁減建議所提供的
辭退福利時、公司確認涉及支付辭退福利的重組相關的成本或費用時兩者孰早日,確認
辭退福利產生的職工薪酬負債,并計入當期損益。
24. 預計負債
當與對外擔保、商業承兌匯票貼現、未決訴訟或仲裁、產品質量保證等或有事項相
關的業務同時符合以下條件時,本公司將其確認為負債:該義務是本公司承擔的現時義
務;該義務的履行很可能導致經濟利益流出企業;該義務的金額能夠可靠地計量。
預計負債按照履行相關現時義務所需支出的最佳估計數進行初始計量,并綜合考慮
與或有事項有關的風險、不確定性和貨幣時間價值等因素。貨幣時間價值影響重大的,
通過對相關未來現金流出進行折現后確定最佳估計數。每個資產負債表日對預計負債的
賬面價值進行復核,如有改變則對賬面價值進行調整以反映當前最佳估計數。
25. 股份支付
股份支付是指為了獲取職工或其他方提供服務而授予權益工具或者承擔以權益工具
為基礎確定的負債的交易。股份支付分為以權益結算的股份支付和以現金結算的股份支
付。
用以換取職工提供服務的以權益結算的股份支付,以授予職工權益工具在授予日的
公允價值計量。該公允價值的金額在完成等待期內的服務或達到規定業績條件才可行權
的情況下,在等待期內以對可行權權益工具數量的最佳估計為基礎,按直線法計算計入
相關成本或費用,相應增加資本公積。
以現金結算的股份支付,按照本公司承擔的以股份或其他權益工具為基礎確定的負
債的公允價值計量。如授予后立即可行權,在授予日以承擔負債的公允價值計入相關成
本或費用,相應增加負債;如需完成等待期內的服務或達到規定業績條件以后才可行
權,在等待期的每個資產負債表日,以對可行權情況的最佳估計為基礎,按照本公司承
擔負債的公允價值金額,將當期取得的服務計入成本或費用,相應調整負債。
在相關負債結算前的每個資產負債表日以及結算日,對負債的公允價值重新計量,
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
26. 收入確認原則和計量方法
本公司的營業收入主要包括銷售商品收入、提供勞務收入、讓渡資產使用權收入和
建造合同收入,收入確認原則如下:
(1)銷售商品收入:在將商品所有權上的主要風險和報酬轉移給買方,本公司不再
對該商品實施繼續管理權和實際控制權,相關的收入已經收到或取得了收取貨款的證
據,并且與銷售該商品有關的成本能夠可靠地計量時,確認營業收入實現。
(2)提供勞務:在一個會計期間內開始并完成的,在勞務已經提供,收到價款或取
得收取款項的憑證時,確認營業收入實現。跨越一個會計年度完工的,在提供勞務交易
的結果能夠可靠估計的情況下按完工百分比法確認營業收入;在提供勞務交易的結果不
能夠可靠估計的情況下不確認營業收入。本公司技術服務收入根據與客戶簽定的合同規
定來計算應收金額,實際收到或在應收款收回基本無風險時確認收入。
(3)讓渡資產使用權收入:按租賃合同規定的金額和時間計收,確認讓渡資產使用
權收入。
(4)建造合同收入:如果建造合同的結果能夠可靠地估計,在期末按完工百分比法
確認合同收入和費用。如果建造合同的結果不能夠可靠地估計,在期末如果合同成本能
夠收回,按能夠收回的合同成本確認合同收入,合同成本確認為費用;在期末如果合同
成本不能夠收回,將合同成本確認為費用,不確認合同收入。
27. 政府補助
政府補助在本公司能夠滿足其所附的條件以及能夠收到時予以確認。政府補助為貨
幣性資產的,按照實際收到的金額計量,對于按照固定的定額標準撥付的補助,按照應
收的金額計量;政府補助為非貨幣性資產的,按照公允價值計量,公允價值不能可靠取
得的,按照名義金額(1 元)計量。
與資產相關的政府補助確認為遞延收益,并在相關資產使用壽命內平均分配計入當
期損益。與收益相關的政府補助,用于補償以后期間的相關費用或損失的,確認為遞延
收益,并在確認相關費用的期間計入當期損益;用于補償已發生的相關費用或損失的,
直接計入當期損益。
28. 遞延所得稅資產和遞延所得稅負債
本公司遞延所得稅資產和遞延所得稅負債根據資產和負債的計稅基礎與其賬面價值
的差額(暫時性差異)計算確認。對于按照稅法規定能夠于以后年度抵減應納稅所得額的
可抵扣虧損和稅款抵減,視同暫時性差異確認相應的遞延所得稅資產。于資產負債表
日,遞延所得稅資產和遞延所得稅負債,按照預期收回該資產或清償該負債期間的適用
稅率計量。
本公司以很可能取得用來抵扣可抵扣暫時性差異的應納稅所得額為限,確認由可抵
扣暫時性差異產生的遞延所得稅資產。對已確認的遞延所得稅資產,當預計到未來期間
很可能無法獲得足夠的應納稅所得額用以抵扣遞延所得稅資產時,應當減記遞延所得稅
資產的賬面價值。在很可能獲得足夠的應納稅所得額時,減記的金額予以轉回。
29. 租賃
本公司在租賃開始日將租賃分為融資租賃和經營租賃。
融資租賃是指實質上轉移了與資產所有權有關的全部風險和報酬的租賃。本公司作
為承租方時,在租賃開始日,按租賃開始日租賃資產的公允價值與最低租賃付款額的現
值兩者中較低者,作為融資租入固定資產的入賬價值,將最低租賃付款額作為長期應付
款的入賬價值,將兩者的差額記錄為未確認融資費用。
經營租賃是指除融資租賃以外的其他租賃。本公司作為承租方的租金在租賃期內的
各個期間按直線法計入相關資產成本或當期損益,作為出租方的租金在租賃期內的各個
期間按直線法確認為收入。
30. 債務重組
(1)作為債務人,以現金清償債務的,將重組債務的賬面價值與實際支付現金之間
的差額,確認為債務重組利得,計入當期損益;以非現金資產清償債務的,將重組債務
的賬面價值與轉讓的非現金資產公允價值之間的差額,確認為債務重組利得,計入當期
損益,轉讓的非現金資產公允價值與其賬面價值之間的差額,確認為資產轉讓損益,計
入當期損益;將債務轉為資本的,將債權人放棄債權而享有股份的面值總額確認為股本
(或實收資本),股份的公允價值總額與股本(或者實收資本)之間的差額確認為資本
公積,重組債務的賬面價值與股份的公允價值總額之間的差額,確認為債務重組利得,
計入當期損益;修改其他債務條件的,將修改其他債務條件后債務的公允價值作為重組
后債務的入賬價值,重組債務的賬面價值與將來應付金額的現值之間的差額,確認為債
務重組利得,計入當期損益,涉及或有支出的,將或有支出包括在將來應付金額予以折
現,確定債務重組收益;以混合方式重組債務的,處理順序依次以資產清償債務、債務
轉為資本、修改債務條件的方式進行處理。
(2)作為債權人,重組債權的賬面余額與收到現金、受讓非現金資產的公允價值、
享有股權公允價值、將來應收金額現值的差額(已計提減值準備的,先沖減減值準
備),確認為債務重組損失計入當期損益。收到存貨、固定資產、無形資產、長期股權
投資等抵債資產的,以其公允價值入賬。涉及或有收益的,不包括在將來應收金額中確
認重組損失,或有收益實際發生時計入當期損益。
31. 所得稅的會計核算
所得稅的會計核算采用資產負債表債務法。所得稅費用包括當年所得稅和遞延所得
稅。除將與直接計入股東權益的交易和事項相關的當年所得稅和遞延所得稅計入股東權
益,以及企業合并產生的遞延所得稅調整商譽的賬面價值外,其余的當期所得稅和遞延
所得稅費用或收益計入當期損益。
當年所得稅是指企業按照稅務規定計算確定的針對當期發生的交易和事項,應納給
稅務部門的金額,即應交所得稅;遞延所得稅是指按照資產負債表債務法應予確認的遞
延所得稅資產和遞延所得稅負債在期末應有的金額相對于原已確認金額之間的差額。
32. 分部信息
本公司以內部組織結構、管理要求、內部報告制度為依據確定經營分部,以經營分
部為基礎確定報告分部。經營分部,是指公司內同時滿足下列條件的組成部分:該組成
部分能夠在日常活動中產生收入、發生費用;公司管理層能夠定期評價該組成部分的經
營成果,以決定向其配置資源、評價其業績;公司能夠取得該組成部分的財務狀況、經
營成果和現金流量等有關會計信息。
分部間轉移價格參照市場價格確定,共同費用除無法合理分配的部分外按照收入比
例在不同的分部之間分配。
33. 重要會計政策和會計估計變更
(1) 重要會計政策變更
會計政策變更的內容和原因 審批程序 備注
2014 年,財政部新頒布或修訂了《企業會計準則第 2 號—長期股 相 關會計政策變更已經本
權投資》等一系列會計準則,本公司在編制 2014 年度財務報表 公司 8 屆第 3 次董事會會 說明 1
時,執行了相關會計準則,并按照有關的銜接規定進行了處理。 議批準。
說明 1.受重要影響的報表項目名稱和金額的說明:
1)在 2014 年以前,本公司對于被投資單位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響,并且在活
躍市場中沒有報價、公允價值不能可靠計量的權益性投資采用成本法核算,確認為長期
股權投資。根據修訂的《企業會計準則第 2 號—長期股權投資》規定,對上述權益性投
資應適用于《企業會計準則第 22 號—金融工具確認和計量》。本公司對該項會計政策變
更采用追溯調整法,2014 年比較報表已重新表述,2013 年資產負債表調減長期股權投資
744,288.00 元,調減長期股權投資減值準備 744,288.00 元,調增可供出售金融資產
744,288.00 元,調增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減值準備 744,288.00 元,資產總額無影響。
2)在 2014 年以前,本公司將還未結轉的遞延收益列報在專項應付款,根據修訂的
《企業會計準則第 30 號—財務報表列報》等規定,財務報表新增遞延收益報表項目,本
公司采用追溯調整法,2014 年比較報表已重新表述,2013 年資產負債表調減專項應付款
2,300,000.00 元,調增遞延收益 2,300,000.00 元,負債總額無影響。
(2) 重要會計估計變更:無。
五 、 稅項
主要稅種及稅率
1.
稅種 計稅依據 稅率
增值稅 系列酒、電力、藥品、技術服務和轉讓 17%、6%
消費稅 白酒 20%
消費稅 其他酒 10%
營業稅 租金 5%
房產稅 自用房屋原值 70% 1.2%
房產稅 出租房產租金收入 12%
企業所得稅 應納稅所得額 25%、15%
另按當年實際繳納增值稅、消費稅、營業稅的 5%、3%、2%分別計繳城市維護建設
稅、教育費附加、地方教育費附加。
糧食白酒和薯類白酒的消費稅從 2001 年 5 月 1 日起,按照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
[財稅(2001)84 號]《關于調整酒類產品消費稅政策的通知》的規定,消費稅的比例稅
率分別為 25%和 15%,實行“從量定額和從價定率相結合的復合計稅辦法”,應納稅額
=銷售數量×0.5 元/斤+銷售金額×適用稅率。
按照 2008 年 11 月 5 日國務院第 34 次常務會議修訂通過從 2009 年 1 月 1 日施行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稅暫行條例》規定,白酒比例稅率統一調整為 20%,并繼續實行
“從量定額和從價定率相結合的復合計稅方法”。
稅收優惠
2.
2010 年 12 月 27 日,本公司之子公司四川太平洋藥業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太
平洋藥業”)取得高新技術企業證書,有效期三年;2013 年 11 月 18 日,太平洋藥業獲
得四川省科學技術廳、四川省財政廳、四川省國家稅務局和四川省地方稅務局聯合頒發
的《高新技術企業證書》,有效期為 3 年。根據《企業所得稅法》及《關于實施高新技
術企業所得稅優惠有關問題的通知》(國稅函〔2009〕203 號)規定,公司 2014 年享受
高新技術企業 15%的企業所得稅優惠稅率。本期所得稅按照 15%計繳。
六 、 合并財務報表主要項目注釋
下列所披露的財務報表數據,除特別注明之外,“年初”系指 2014 年 1 月 1 日,
“年末”系指 2014 年 12 月 31 日,“本年”系指 2014 年 1 月 1 日至 12 月 31 日,“上
年” 系指 2013 年 1 月 1 日至 12 月 31 日,貨幣單位為人民幣元。
1. 貨幣資金
項目 年末余額 年初余額
現金 6,500.00 14,500.00
銀行存款 181,718,072.50 87,085,909.90
其他貨幣資金 104,030,957.63 57,931,821.20
合計 285,755,530.13 145,032,231.10
其中:存放在境外的款項總額 - -
其他貨幣資金由銀行承兌匯票保證金、信用證保證金構成。年末余額中銀行承兌匯
票保證金為 102,940,957.63 元、信用證保證金為 1,090,000.00 元。年末貨幣資金較上年增
加 140,723,299.03 元,增長 97.03%,主要系收到發行的理財產品款所致。
貨 幣資金除上述各項保證金具有專門用途外,不存在因抵押或凍結等對使用有限
制、存放在境外、存在潛在回收風險的款項。
2. 應收票據
(1) 應收票據種類
項目 年末余額 年初余額
銀行承兌匯票 101,274,632.76 40,837,667.81
商業承兌匯票
合計 101,274,632.76 40,837,667.81
年末較年初增加 60,436,964.95 元,增長 147.99%,主要是本年銷售貨款收到銀行承
兌匯票增加所致。
(2) 年末已用于質押的應收票據:無。
(3) 年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