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領先的、優質的、高水平的市場,是建立標準、引領標準的市場。
文|云酒團隊
11月5日,一場秉承國際水準、國內一流、中國特色的常設性大獎賽——國際葡萄酒(中國)大獎賽(IWGC)在煙臺正式開啟,來自國內外的葡萄酒專家評委、企業評委齊聚一堂。
這是一次“好葡萄酒的中國標準”路徑的重要探索,也是一場生產、流通、包裝設計的全方位討論。
云酒小嫚沉浸式觀賽,帶你第一視角直擊賽場。
我們在賽場看到了什么?
走進賽場,云酒小嫚(微信號:云酒頭條)首先感受到的是國際化、專業化的氣氛。
來自全國的30位專業評委、意見領袖們匯聚于此,本次大獎賽既是各大國家、葡萄酒產區之間的產品展示、實力比拼,亦是業內人士齊聚一堂的年度盛事。
國家葡萄酒及白酒、露酒產品質量檢驗檢測中心原主任,國際葡萄酒(中國)大獎賽主席朱濟義現場為專家評委、國際評委、企業評委、組委會評委按評委分組,依次頒發了大獎賽評委證書,并現場詳細講解大獎賽工作方案及品評規則。
專家評委
趙永福 國家葡萄酒及白酒、露酒產品質量檢驗檢測中心主任
焦復潤 中國酒業協會葡萄酒分會副秘書長、中國葡萄酒技術委員會副主任、中國食品工業協會葡果酒專家委員會副主任
張志然 國家葡萄酒及白酒、露酒產品質量檢驗檢測中心食品科科長
張 燕 煙臺市食品藥品檢驗檢測中心食品檢驗總工程師
夏廣麗 煙臺市釀酒師協會會長
屈慧鴿 魯東大學副教授、國家一級品酒師
張 曉 煙臺市葡萄與葡萄酒產業發展服務中心葡萄酒產業發展科科長
柳 楊 煙臺市標準計量檢驗檢測中心工程師
沈國全 煙臺市蓬萊區葡萄與葡萄酒產業發展服務中心品牌建設負責人
宋英琿 煙臺市蓬萊區葡萄與葡萄酒產業發展服務中心產業服務科科長
國際評委
Will Moncayo(威爾蒙卡約) UCI酒莊亞洲總經理、巴克斯國際葡萄酒大賽亞洲大使、上海蒙卡國際貿易有限公司董事長、壹捌伍伍品牌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
Eduardo Rivero(愛德華) 烏拉圭托斯卡尼尼酒莊代表
企業評委
王作仁 中糧長城葡萄酒(煙臺)有限公司原副總經理
張世鵬 煙臺南山莊園葡萄酒有限公司總工程師
阮仕立 煙臺張裕葡萄釀酒股份有限公司技術中心副主任、葡萄酒公司技術經理、解百納首席釀酒師
溫春光 煙臺張裕葡萄釀酒股份有限公司質量管理部部長
陳青昌 威龍葡萄酒股份有限公司技術總監
鄧軍哲 煙臺瀑拉谷酒莊管理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朱厚杰 煙臺法尚酒業有限公司經理
于俊寧 山東尊品大德酒業有限公司總經理
李 杰 煙臺高升酒業有限公司總監
吳 青 黑尚莓酒莊經理
大獎賽組委會評委
朱濟義 國家葡萄酒及白酒、露酒產品質量檢驗檢測中心原主任,國際葡萄酒(中國)大獎賽主席
張加玉 煙臺市葡萄與葡萄酒協會書記
什么是好葡萄酒的
中國標準
自2016年中國市場以6.9%的增幅躋身葡萄酒消費量增幅全球之首后,至今仍穩居全球葡萄酒消費量前五國之列,并被認為是全球葡萄酒消費最具潛力的市場之一。
悖論同樣由此產生。
作為全世界最受關注、增速最快的葡萄酒消費市場,中國市場長期服從于舊世界、新世界等其他國家、地區的葡萄酒標準體系,并被應用到中國消費者的培育當中。
實則,優勢市場就意味著需要完善的產業導向和產業標準。
尋找和建立好葡萄酒的中國標準,對葡萄酒市場未來的高水平、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的鼓舞和啟發作用,對中國乃至世界葡萄酒行業未來發展,都將是一次關鍵推動。
在大獎賽開幕儀式上,與會嘉賓從多個角度,對什么是好葡萄酒的中國標準行了闡釋糖心。
▲趙永福
趙永福從檢測標準、技術標準、銷售標準、消費標準四個層面,講述了大獎賽舉辦的重要意義。
“擁有監測部門和品酒師認可的標準,可以讓品牌獲得行業背書;擁有研究者認可的標準,可以讓品牌獲得科學指導;擁有經銷商認可的標準,可以讓企業實打實地把產品賣出去;擁有消費者認可的標準,可以讓品牌真正獲得消費者的青睞。大獎賽設立的初衷也正是基于此。”趙永福表示。
葡萄酒行業同樣應該響應《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開展質量提升行動的指導意見》,鼓勵消費者組織、行業協會、第三方機構等開展產品質量比較試驗、綜合評價、體驗式調查,引導理性消費選擇。
經濟增長帶來了潛力巨大的市場,中國的好葡萄酒價值評判體系亟待建立,并需要將其植入消費者的心智。
▲王祖明
王祖明表示,不論是大獎賽組委會還是評委專家,都一貫秉承嚴格、專業、規范、透明的辦賽宗旨,期待大賽組委會在后續的推廣中,能走出有自己特色和優勢的模式。
▲張加玉
張加玉表示,大獎賽不僅僅是一場關乎“中國標準”的好酒探索之旅,同時也是推動中國葡萄酒持續高質量發展的媒介。本次大獎賽將成為葡萄酒生產、流通、設計包裝等企業之間的交流平臺;向上凝聚產業力量,向下連通消費渠道,未來亦將成為中國葡萄酒與世界交流的最好舞臺之一。
“一個領先的、優質的、高水平的市場,一定不是一個盲目的、跟風型的、模仿型的市場,而是一個具有權威標準的市場。”云酒傳媒內容中心總編輯許坤提出了這樣一個論點。
這一點,在我國很多領先于世界的行業中可以得到印證。
以光伏產業為例,中國在這一領域是當之無愧的世界第一。不同于在其他產業,一兩個企業領先世界,在當前的光伏產業,各生產環節世界排名前十的企業幾乎都是中國的,各生產環節產品全球市場份額均占據70%以上,各項最先進的技術指標也幾乎都是中國企業創造的。
需要注意的是,在光伏產業,中國企業不僅產品全球領先,生產產品的裝備全面領先,更重要的是,許多中國光伏產業標準正在成為世界標準。
以此類比,一個領先的、優質的、高水平的市場,是建立標準,引領標準的市場。
中國葡萄酒需要這樣一場接軌國際的葡萄酒大獎賽,以權威性、專業性、公正性和國際化水平,助推中國葡萄酒產業打開新格局,向世界闡釋一瓶好葡萄酒的中國標準。
“優質市場,一定要有‘好’的標準,在此基礎上,好產品、好品牌與好企業才能脫穎而出,從而建立消費體系的價值標準。”
不只在業外,以醬酒為例,“好標準”對產業的帶動作用已經顯現。
2012年,醬酒銷售額僅占白酒銷售總額的6%左右;2021年,這一占比已達31.5%,9年時間內,市場容量擴容達5倍。
究其核心原因,就是“好”標準的建立。醬酒熱的本質邏輯,就是通過“好”酒標準的建立與推廣,建立消費體系內的價值標準。
醬酒熱源于茅臺熱,茅臺多年來的高端引領作用,使消費者逐步形成醬酒優于其它香型的印象。同時,產區故事、工藝故事也都建立起清晰的好酒標準,例如仁懷核心產區、12987工藝、大曲坤沙等。“當前大多數中國葡萄酒品牌,是在國外話語體系中與進口酒品牌比拼故事。”許坤表示。
基于前文四位專家、媒體對領先的、優質的、高水平的市場的特質分析,以及“好”酒標準對市場的助推作用的分析,關于如何建立“一瓶好葡萄酒的中國標準”,答案已逐漸清晰TXAPP.TV。
一瓶好葡萄酒的中國標準的建立,需要全行業的廣泛參與和達成共識。
就目前的情況來看,本屆大獎賽受到了葡萄酒企業的高度關注,參與度比上屆顯著提升,并且本屆葡萄酒參賽企業的數量也有所提升。根據組委會反饋的情況,本屆大獎賽報名伊始,參與的葡萄酒企業便呈現出多樣化的趨勢。
一瓶好葡萄酒的中國標準的建立,需要做得扎扎實實,容不得半點虛浮。
本屆大獎賽在評委的國際化、專業化水平更高的基礎上,還從全球范圍內選拔葡萄酒大師、釀酒師、品酒師、侍酒師、酒評家、經銷商、媒體記者、葡萄酒愛好者等500余人組建評委專家庫,以保證大賽的權威性、專業性、公正性和國際化水平。
一瓶好葡萄酒的中國標準的建立,需要廣泛地傳播推廣。
本屆大賽由中國酒類流通協會、國家葡萄酒及白酒、露酒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作為支持單位,云酒傳媒(微信號:云酒頭條)主持評選。大賽將充分利用媒體資源密集傳播,整合社會媒體資源,將一瓶好葡萄酒的中國標準更廣泛地傳播、推廣。
從中國葡萄酒的發展機遇出發,再來看本屆大獎賽,會發現,這是一條探索一瓶好葡萄酒的中國標準,為消費者提供個性化的產品、提升消費者對葡萄酒的認知度、深化商業推廣價值的優質市場“路徑”。
中國葡萄酒的成長性
中國葡萄酒“潮勢要起”,有望告別低谷,迎來真正的風口期。在朱濟義看來,近年來,中國葡萄酒持續謀進的勢頭未曾改變。
中國葡萄酒的“微光”,出現在2021年。
▲朱濟義
從2021年報看,張裕、通葡、王朝、中葡、通天、怡園、樓蘭都實現了盈利。這樣正向的信號,給正處深度調整期的中國葡萄酒帶來了發展的信心。
從消費端來看,中國葡萄酒正在從全價格帶范圍內被消費者接受。這一點可從大獎賽參賽酒樣的分類來看。
此次大獎賽報送酒樣中,300元以上價格帶占比36%,150元-299元價格帶占比34%,150以下價格帶占比30%。
從產品端看,中國葡萄酒發展信心表現在兩點。
一是中國葡萄酒正在中高端大單品、精品葡萄酒等領域突圍。
張裕成立龍諭事業部運作高端,中葡推出混釀大單品尼雅傳奇……從“高”入手的中國葡萄酒,正通過高端大單品與意見領袖有效溝通,以此拉升自身發展位勢,實現彎道超車。
二是中國葡萄酒密集出“新”。
長城葡萄酒上線新的品牌宣傳片——《一滴長城傾國色》;天鵝釀酒集團正式官宣扎根寧夏,并舉辦“只為打造一支偉大的馬瑟蘭——天馬莊產品上市發布會。
中國葡萄酒企業的一系列舉措,不只是打開企業營銷通路,更重要是營銷思維的轉變、消費者培育工作的落地,未來有望帶來新發展動能。
從本屆大獎賽籌備期間,對各大產區的調研結果來看,上至產區政府,下至企業酒莊,都對中國葡萄酒的發展前景表示樂觀,并明顯感覺葡萄酒的國潮勢頭。
從市場來看,我國葡萄酒市場規模正在提升。
受疫情影響,2020年我國葡萄酒行業市場規模下滑至498.2億元,2021年小幅上漲至510.8億元,中研普華研究院分析,2022年我國葡萄酒行業市場規模有望進一步上升至587.2億元。
從產區來看,近年來,中國葡萄酒產區打造明顯提速,各產區酒莊建設步伐加快,尤以寧夏、新疆、山東、河北最為突出,形成若干個酒莊集群。
數據顯示,寧夏新建釀酒葡萄基地2021年葡萄酒產量達1.3億瓶,綜合產值達300億元,全年葡萄酒銷量同比增長8%、銷售額同比增長15%、出口額同比增長256%。
從行業高度和勢能來看,2021年6月,高層在寧夏葡萄酒產區視察時曾提出,“發展葡萄酒產業要增加文化內涵,加強宣傳推介,打造自己的知名品牌,提高附加值和綜合效益”,提振了產區、產業的信心。
目前,寧夏、新疆和煙臺等各大葡萄酒產區地方政府仍在加大對葡萄酒產業的扶持力度,出臺一系列政策支持產業,政府的引領和主導作用進一步加強。
朱濟義提到,歷經40年多年葡萄酒教育、栽培釀造和文化建設三大體系的積累,中國葡萄酒產區化和品牌進一步強化,有望迎來產能新一輪高增長。
讓中國葡萄酒成為文化的另一種語言,讓好酒的中國標準被世界看見,期待本屆大獎賽的評比結果揭曉的時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