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代散裝酒的味道你還記得嗎?
那個時候的我們,平時沒事的時候去村口的小賣部打個幾兩回家,再配一盤花生,那感覺十分的妙哉!
雖然沒有華麗的包裝,但是味道卻是非常純正的糧食酒。
然而,隨著科技的提高,大家生活水平的提高,瓶裝酒開始充斥著市場,消費者的選擇也隨之增加多樣化,進而替代了散裝酒。
其實小編覺得瓶酒代表著時代與行業的發展,散酒體現得更多的復古和情懷,沒有誰好誰壞之說,適合的就是最好的!
不同場景選用不同的產品,但前提是不論瓶酒還是散酒都必須是用心釀造的純糧酒,以次充好,以假亂真那絕對都不是好酒!
現在大家心中散裝酒何時變成了“香精酒”的代名詞?
①信任感丟失
現在越來越多的散酒事件頻頻發生,慢慢地就演變成大家口中所謂的“三無產品”,無標簽,無保質期,無說明書,在大家心中那個年代的味道也隨之變了味!
②散裝酒存在生產隱患
這些散裝酒來自小作坊生產或者是通過某些的進貨渠道,有些商家為了謀取利益,添加一些香精,讓酒的味道嘗起來更好,或者為了降低成本,進貨一些來歷不明的廉價酒,用來裝模作樣!
而且自己生產的散裝酒,沒有專業技術和過濾設備,衛生環境也不達標,里面的甲醇物質可能存在殘留,就算是散裝酒精酒,勾兌技術不扎實,也會存在很多的隱患!
我們大家都是農民,喝酒無非就想喝得實惠,當口糧酒。去買酒也都是去比較熟悉值得信任的地方購入,都說小心才使得萬年船,我們學會辨別常識,去哪都不會被坑騙,下面的3個一定要記牢:
1.食品經營許可證
酒是食品一類的,根據規定,無論是瓶裝酒還是瓶裝酒,都必須去辦理食品經營許可證,各方面都符合標準了才得以此證,如果連這些最基本的都沒有,最好還是趕緊避開。
2.產品標示
完整的產品具有名稱,原料,酒精度,執行標準,生產廠家及地址,如果這些不清不楚,那不就是來歷不明的酒嗎糖心vlog?喝這些酒就像一個瞎子,就算商家免費給你,你敢喝嗎?
3.質量合格證明
無論是進貨還是去加盟一些散酒的品牌連鎖店,都是會出示質量合格證明的,就算是自己釀造也是要符合相關規定,具備有效證件方便監管局進行檢查。
說來說去,還是時代變了,利益的促使下讓很多事物都變了味道,可是我們要求的也不多啊,就是想擁有一款實實在在的口糧酒罷了。
如果在選酒的時候拿不準,小編覺得跟著深資行家肯定不會出錯,這一款君中元私藏酒就是行家力薦,性價比之王,作為口糧酒完全非常合適,重點它是一款優級的醬香酒,主要得益于天時,地利,人和。
此酒產自貴州,那里的氣候溫宜,是一個釀酒寶地,酒廠的選址也頗具匠心,跟茅臺酒廠僅隔赤水河畔,共用一處水源,同時釀造人曾傳政拜師于李興發(醬酒之父),用超高的造詣和獨特的工藝,釀造出來的酒,茅味十足。
釀造的原料被稱之為“醬酒而生”的紅纓子糯高粱,為了保證營養成分和口感,搭配大曲坤沙工藝,就是我們俗稱的12987工藝,此釀酒技術跟茅臺如出一轍。
為了使醬香更濃郁,成酒又經過長達6年的窖藏,使得糧食香味尤為的濃郁,而且能有效地揮發酒中的雜質,讓其口感變得更舒適。
整體的感覺就是醇香優雅,甘冽舒暢,流入喉中暖意散發,讓人不禁浮想聯翩。
卻因宣傳不到位,知道的少之又少,如此品質高,價低之酒,錯過了不是很可惜嗎?